首页 都市小说 穿越大明,教个书怎么了?

第59章 融会贯通

  资本全然是坏事吗?

  杨炎的问题,将朱元璋朱标还有刘基问得都是一怔。

  资本恐怖如斯,这不都你自己说的吗?

  你就像一只巨大的吸血虫一样,源源不断的吸食着工人们的劳动心血,然后不断壮大己身,再去吸更多人的心血,生命力越来越强大。

  这难道还不够坏吗?

  怎么现在又不全然是坏事了?

  开始辩白了?

 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,他倒要看一看杨炎究竟能说出什么来。

  在三人惊疑的目光下,职业习惯让杨炎不忘保护嗓子,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,徐徐道:

  “话说,我们厂里有个女工叫做翠花。”

  “她以前在外面给人家手工作坊做小工,一天大概也就能赚三十文钱,而她的丈夫在码头出卖苦力,一天能赚六十文钱,两人收入加起来一共不足一百文钱,但是现在,他们夫妻两人都来我这里打工,两人一天至少能挣二百文钱,这比他们以前的收入提高了整整一倍。”

  “你们说,这对于翠花一家而言,是不是好事?”

  朱元璋哑然。

  刘基和朱标深以为然的点头。

  收入提高了一倍有余,这对于翠花一家来说,当然是好事。

  杨炎继续道:“翠花两夫妻收入高了,所以在下班回去的时候,经常会在路边摊卖烧饼回去改善一下伙食,所以路边摊卖烧饼的老婆婆一天的收益也跟着提高了。”

  “还有小美阿彪他们,他们也会买写鸭血汤啊之类的以前不舍得买的小零食,还有小玩具回去给小孩等等。”

  “你们说,这对于路边卖烧饼的老婆婆,还有那些小摊小贩而言,是不是好事?”

  朱元璋再次哑然。

  而朱标刘基再次颔首。

  工人们的收入高了以后,他们消费就会比以前增加,从而带动周边做小本生意的人收入也跟着增加了。

  这对于周边的小摊小贩来说,当然是好事。

  “还不止这些。”

  杨炎继续道:“你们看看外面那些那些排队买布的百姓,对于他们而言呢,他们是不是可以买到更加便宜经济的棉布?”

  “他们的穿衣成本降低了,就可以省下更多的钱去进行其他消费,生活变得更好了,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消费。”

  “这对于百姓而言,是不是好事?”

  还真是这样!

  这回轮到朱元璋也跟着一起点头了。

  杨炎再道:“我的织布产业不断扩张,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,在我获得越来越多收益的同时,是不是要向朝廷缴纳更多的税收呢?”

  “那么,这对于朝廷而言,是不是好事?”

  ???

  听到这里,朱元璋整个人直接有些懵了。

  前面被说成怪物的资本,彻底辩白了?

  诡辩吗?

  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啊!

  合着被杨炎这只恐怖的资本怪物猛地吸血,却反倒让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和工人,所有人都变好了?

  这……

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?

  不仅朱元璋,就是朱标和刘基,这个时候脑袋也是有些嗡嗡的,明明是杨炎为了一己之私,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,赚取更多的银子,却反而使得所有人都变好了?

  朱标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杨炎的那句话:“这一课,我们就来学一学,生产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。”

  对了,生产力!

  朱标眼睛一亮,道:“是因为生产力提高了!”

  “不错!”

  杨炎点头道:“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提升了,我通过改良织布机,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,也就是说,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,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布匹,这些都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财富!”

  “这一部分被创造出来的财富,再一次进行分配,无论多少,能够参与分配的各方自然是变得更好了。”

  杨炎这么一解释,三人顿觉豁然开朗。

  杨炎继续道:“还记得我以前教你们的知识吗?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现在生产力提升了,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转变,从而适应生产力。”

  “我现在雇佣工人打工的方式,固然有剥削的要素在里面,但它却比我们现有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要更先进,更合理。”

  “知道为什么吗?”

  “因为我改良的织布机和生产方式是新事物!”

  新事物这三个字,如果是其他人听到也许不会有什么感觉,但是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听到,却是恍然大悟。

  原来是这样!

  那些沉睡的知识,感觉一下子就苏醒了。

  杨炎问道:“还记得我以前跟你们说过什么是新事物?”

  他们如何会不记得?

  当初杨炎说新事物的时候,专门用朱大帅来举例,说朱大帅是新事物。

  那一段话可谓是深得朱元璋的心。

  朱元璋恨不得把这段话写到公告天下的诏书之中,只可惜他又恐天下的百姓看不懂。

  这一次,竟是朱元璋回道:“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,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。”

  杨炎点了点头,给了朱元璋一个赞许的眼神。

  朱元璋嘴角一翘,颇为得意,像是一個几次想要表现的学生终于得到了老师表扬。

  杨炎总结道:“我改良了织布机,提升了生产力,因为生产力的提升,从而决定了我采取雇佣工人打工的生产方式,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有些剥削的一面,但它却比我们现有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要更先进,更合理,所以才会取得一系列良好的效果!”

  “资本的生产方式,固然有它不好的一面,但是对于现阶段而言,它就是新事物,就是更加符合生产力提升的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,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前途!”

  三人听罢,深以为然的点头。

  三年前,他们对杨炎所讲的知识听得懵懵懂懂,但是三年过去了,那知识经过沉淀,再一次被唤醒的时候,则是更加的理解深刻。

  特别是杨炎结合织布厂的实际跟他们讲解,让他们把三年期想不通的点,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。

  理论指导实际,实际检验理论。

  这一切,让杨炎的这一套学问更加的令人信服。

  杨炎看了一眼已经被这套学问折服的三人,继续道:“但是你们还记不记得,新事物除了上述特征以外,还有另外一个特征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