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大汉储君

第二百六十八章 诛杀

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3503 2024-12-20 14:15

  曹参带头,跪拜在刘邦的遗体前面,老泪横流,哭得肝肠寸断,几乎昏厥。

  几十年的老友,自小相识相知,一起偷鸡摸狗,一起吃喝滥赌。

  直到有一天,突然传来消息,担当亭长的刘邦,在押运刑徒前往骊山的过程中,没走多远,就有人陆续逃跑。

  眼瞧着没法完成任务,刘邦索性把人放走。带着少数心腹,到了芒砀山,当了强盗。

  这时候的曹参并没有落草为寇,而是在沛县担任小吏。

  有些事情,当真是说不清楚的,刘邦刚落草没多久,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。

  随之而来,天下云集响应。

  沛县也没法例外,曹参和萧何一起,找回了刘邦。

  从此踏上了灭秦的道路。

  现在想想,也是荒唐。

  小小的沛县,一个落草的亭长,两个不起眼的小吏……谁会觉得他们能有什么大作为?

  不过是乱世当中的一朵浪花,无足轻重,只等着销声匿迹,连名字都无法留下。

  可事实就是这么不讲道理,他们赢了,攻城略地,势力越来越强大。

  短短两三年时间,他们就率领着十万大军,杀入关中。

  赫赫扬扬的大秦朝,就怎么没了。

  灭秦之后,接着又是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。

  偏偏他们又一次赢了!

  于是亭长变成皇帝,小吏变成宰相。

  无数人的命运,因此改变。

  和其他人不同,曹参始终清楚一点,他就是小吏之才……打天下他是有功劳的,但是换成别人,未必比他差多少。

  项羽麾下,还有不少胜过他们的能人。

  之所以能有今天,真正不可或缺的,还是那个领头的人!

  亭长刘邦!

  而如今,他闭上了眼睛,就躺在自己的面前。

  “陛下走了,臣也挺不了多久,怕是也要和陛下相会,到时候臣还想和陛下纵情饮酒,高声唱歌!”

  曹参念叨着,泪如雨下,哭得最是伤心。

  其余沛县诸臣,也都痛哭不已,只是他们在痛哭之余,还会向两边偷看,察言观色,生怕会错过什么关键的事情。

  果然,就在这时候,执掌礼法的春官叔孙通站了出来。

  他为大汉订立了全套的礼法……天子登基、百官朝会、太子大婚。

  每一件大事,叔孙通都没有出错。

  这并不意味着成功。

  毕竟和天子驾崩,新君登基比起来,那些事都是毛毛雨。

  接下来的每一步,都关乎重大,只有顺利完成,他才能流芳千古,不然只会贻笑大方。

  “太子殿下,按照规矩,接下来您该守制三年!”

  叔孙通说完,却发现刘盈一声不吭,只是平静看向前方。

  从先秦时候开始,就形成了守孝三年的规矩,秦朝更是被定为律法,不可撼动。

  像刘邦这种,开基立业的君王,为了表示尊重,不光是朝臣,就连普通百姓,也要守孝三年,这几乎是不可撼动的事情。

  太子刘盈,更是没有选择,必须深居简出,好好尽孝。

  这也是审食其跳出来的原因,反正太子都要守孝,太后掌权,最是合适不过。

  只是他没有料到,刘盈竟然会使出霹雳手段,直接把他送去了长陵,连商议此事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叔孙通说完,王陵突然站了出来,厉声道: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太子行冠礼,监国多年,聪慧圣睿,人心所向。宜及早继位,安定人心。如果守孝三年,国事怎么办?天下百姓怎么办?”

  王陵的话,引来了不少赞同。

  但同时也有人反对,比如阳陵侯傅宽。

  他已经很老了,须发皆白,颤颤巍巍。

  满是沧桑的老脸上,还挂着泪痕。

  “太子纯孝,天下皆知。三年守孝,又是自古以来的规矩,岂能轻易改变?我大汉以孝治国,天经地义!”

  王陵怒道:“事情岂有一成不变的?三年时间不短,太子不能理事,置大汉于何地?”

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

  傅宽道:“我并没有说太子不能理事,只是要减少政务而已。周代设置三公,辅佐天下,就是为了这时候,如今三公齐备,皆是忠良,如何不能处理政务?大汉又会如何?”

  傅宽的话,紧紧抓着孝道二字,王陵气得咬牙,竟也没有办法反驳。

  只能频频看向曹参。

  这时候曹参才勉强收起哭声,冲着傅宽呵呵一笑,“我两鬓斑白,身体大不如前,说不定什么时候,就随着大行皇帝去了……阳陵侯说三年,未免高抬我了。”

  王陵立刻道:“听见没有?你把周制挂在嘴边,我大汉还要学周朝不成?”

  傅宽脸色涨红,跺着脚道:“我并非阻挠太子掌权,奈何我朝以孝治国,若是太子下旨,不为先帝守孝三年,世人必会议论太子,也会非议礼法,到时候,又该如何收场?”

  傅宽盯着曹参和王陵,“你们两位能担得起这個罪过吗?”

  两人一时错愕,其余诸臣也不好说话。

  “叔孙先生,你怎么看?”

  曹参将球踢给了叔孙通。

  叔孙通苦笑道:“守孝之事,古已有之,等闲确实不好更改……不过也有古籍上说守二十七个月即可。”

  王陵脸一黑,二十七个月,能比三十六个月少多少啊?

  众人面面相觑,就在此时,张良突然咳嗽了一声。

  “还是请新君定夺吧!”

  众人急忙看向刘盈。

  刘盈没有慌乱,只是淡淡道:“此事先帝留有遗诏。”

  说着,刘盈从袖子里取出一份黄绢,递给了刘敬,却是没有给叔孙通。

  刘敬展开,急忙道:“朕不忍以一人之心,夺天下人之心。不忍以一人之事,误天下人之事。故朕死后,以日易月,新君朝臣,只需守孝二十七天,天下百姓,只需三日即可!”

  刘敬读完之后,慌忙跪倒,高声大呼,“先帝圣德!”

  其余朝臣也只能纷纷跪倒,一起高呼。

  刘盈默默看着众人,目光从曹参、王陵、叔孙通等人身上,依次掠过,只是在傅宽身上,多停留片刻。

  随后刘盈也没说什么,只是道:“议一下阿父的两号吧!”

  所谓两号,就是谥号和庙号。

  群臣稍微迟疑,叔孙通就站了出来。

  “回太子的话,先帝起微细,拨乱世反之正,平定天下,功最高,似乎该尊为高皇帝!”

  刘盈沉默少许,点头道:“可!庙号太祖!”

  叔孙通一怔,连忙点头,“唯!”

  其余诸臣,尽数称是,莫有异议。

  这样一来,刘邦的两号就确定下来,可以称汉太祖,也可以称汉高帝。

  至于汉高祖……是什么东西?

  刘盈又道:“传旨天下,在各郡县,建造太祖庙,四时祭祀。”

  曹参急忙点头。

  刘盈继续道:“另择吉日,筹备登基大典。”

  群臣再度点头。

  刘盈道:“先帝骤然驾崩,遗江山社稷于朕。朕当仁不让,必要光大祖宗基业,富国裕民,善待百姓,威加四海,震慑八荒。尔等皆是先帝信重之臣,心腹股肱。朕继位之后,自然要秉承阿父之德,亲而重之。还望尔等你那个勤于政务,共克时艰,同朕一起,处理好眼前的诸般事务,不至于出现差错。”

  这是刘盈第一次以皇帝的口吻,晓谕群臣。

  毫无疑问,标志着新的时代到来了。

  曹参五味杂陈,只能躬身答应,转身下去。

  大事商议妥当,刘盈才正式传旨,让宗室前来哭丧。

  刘如意、刘恒、刘长、刘恢、刘友、刘建,他们伏在刘邦的尸体旁,放声痛哭,撕心裂肺。

  尤其是刘长,竟是最悲伤的那个。

  随后鲁元公主刘乐来了,不光她,还有张敖,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,也都跪在地上,嚎啕大哭。

  虽说刘邦对这个女儿算不得好,但这个女儿哭得是真伤心!

  他们痛哭之际,张不疑匆匆赶来,在刘盈耳边低声道:“审食其……死了!”

  刘盈点了点头,“我知道了。”

  说完,他迈步去见吕后……

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