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熊孩子朱雄英,在朱元璋头上蹦迪

第14章 抢功

  御书房内。

 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以及韩国公李善长正在商量对策。

  朝廷缺钱的事情,已经让大明朝的老朱和中朱难受的头皮发麻了。

  李善长一把白胡子。

  坐在那边也是满脸着急。

  “上位,因为水灾泛滥的问题,各地粮价都在暴涨。就连我们应天的粮食价格都涨了起来,老百姓都快要吃不起粮食了。”

  朱元璋一整个气急败坏。

  气得他指着对方。

  嘴里怒斥着。

  “朕喊你来,是让你帮忙解决问题的!不是让你提出问题的!”

  吓得一旁李善长连忙起身跪下。

  对着朱元璋拱手行礼。

  “老臣愚笨,不能替皇上分忧,老臣罪该万死!”

  朱元璋并没有让其站起来。

  双眸中闪烁着杀机盯着眼前这个老头。

  这个老家伙已经69岁了。

  在这个朝代,60岁就已经算是难得的高龄,毕竟连五十岁都要过个寿叫五十大寿。

  可是这个家伙,眼瞅着就要七十。

  朱元璋其实很清楚,这个李善长并不是什么善茬,暗地里偷偷摸摸搞了不少的事情。

  胡惟庸案没有牵扯到他,并不代表他真的完全没有参与,甚至连胡惟庸都能算是他的门生。

  只不过介于淮西集团的压力,如果把两个淮西集团的领头羊都砍了,难免朝堂上会发生动乱,其次也是因为李善长岁数大了,让他自然死亡。也免得自己被叫作那个弓鸟尽良弓藏的刘邦。

  李善长跪了好大一会,朱元璋这才开口说道。

  “罢了,咱也是急糊涂了,今天把爱卿是商讨事宜,莫要那么严肃。起身坐下。”

  李善长听到朱元璋再次把‘朕’换成‘咱’后,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。

  重新坐了回去。

  其实朱元璋自己也知道。

  现在的问题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,就是缺钱。

  回到座位上的李善长也不再多哔哔,老老实实在位置上坐着。

  不多时,通过太监通报,太子妃吕氏出现在了这里。

  女眷很少有人能来御书房的。

  李善长趁机连忙告退。

  朱元璋摆了摆手让其离开。

  “臣媳带允炆见过父皇。”

  吕氏上前施礼。

  她这个人,表面功夫做得极到位,所有见过吕氏的外人都会对其夸赞。

  连朱标自己都认为吕氏的贤良淑德不亚于自己亡妻常氏。

  朱元璋则是农民皇帝,对于这些礼节倒是不怎么在乎。

  直接称呼其儿媳妇。

  “儿媳妇,你自己跑到御书房来可有什么事情?”

  吕氏面露喜色。

  好似非常开心的模样。

  对着朱元璋说道。

  “父皇,臣媳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,是允炆。允炆平时喜欢吃些甜食,就自己捣鼓,竟然弄出来了白糖。”说着,她推了推手边的朱允炆:“快把你做出的白糖给皇爷爷看看。”

  朱允炆乖巧的将那罐白糖呈了上去。

  朱元璋捻起一些一看。

  白糖颗粒是略硬的,每一粒都是那么晶莹剔透。

  和他之前见过的白糖还不太一样。

  拿起一些放进嘴里。

  一股没有其他任何杂味的甜在口腔中迸发。

  朱元璋双眸顿时亮了起来。

  一旁的朱标也捻起一些尝了尝,果然白糖!不仅没有杂色更加没有杂味!

  厉害啊!

  朱元璋十分欣赏的看向朱允炆。

  “允炆啊,你跟皇爷爷说说,这是你做出来的嘛?”

  朱允炆十分自豪的开口道。

  “皇爷爷,这就是我做出来的!”

  正待朱元璋要问其是怎么研究出来的时候。

  吕氏连忙插嘴说道。

  “父皇,这白糖制作之法其实是允炆和雄英两个孩子弄出来的,臣媳以为白糖其贵重,如果将这个办法献给朝廷,多多少少也能增加一些朝堂收入,就劝说着允炆将这白糖的制作之法带过来了。”

  吕氏说的话极其的有心机。

  首先她把允炆的名字放在前面,其次是她劝说允炆把制作之法交给朝廷。

  这意思很明显是说这白糖就是朱允炆做的,和朱雄英关系不大,不然她劝说的应该是朱雄英啊,劝朱允炆能有用吗?

  果然。

  她这话一说完,一旁的朱标脸色就黑了几分。

  开口道。

  “你不必替朱雄英那孩子说话!”

  朱雄英不学无术的模样他朱标是清楚的,自然就认定为,这白糖和朱雄英其实没有什么关系,只是因为自己妻子善良,想要朱雄英在自己和父亲面前也分得一份功劳。

  听到这话后的吕氏,脸上笑容更盛了。

  她可太了解朱标了。

  笃定朱标会这么想。

  朱标也确实没有出乎她所料。

  朱元璋没管他们那些弯弯绕。

  他现在还是很开心的。

  这不仅是孝心的问题,主要是白糖是真的能卖钱啊。

  现在朝堂最缺的就是银子!

  “允炆,你是和雄英一起做出的这个白糖吗?”

  朱允炆可高兴了。

  连忙开口:“是我和皇兄一起做出来的。”

  “那你也愿意把这个白糖给皇爷爷?”

  朱允炆点头:“我愿意!”

  “哈哈哈哈!”朱元璋龙颜大悦,不由得去抚摸对方的头:“好孩子,真不错!那这糖咱就留下了,给你记一大功!”

  这下不仅是朱允炆开心。

  连后面的吕氏都很开心。

  皇上说的是给你记一大功,并不是给你们记一大功,说明她的说法在皇上那里也一样是起了作用的。

  只要让自己能让朱允炆多在这位开国皇帝面前露脸,大明朝的第三代皇太孙还不一定是谁。

  又有谁说过皇长孙就一定是皇太孙?!

  朱雄英这个长孙还没有换上‘太’这个字,那他就不一定是大明的储君!

  只要自己家允炆把制糖之法上交上去,那这个功劳就是允炆的,他朱雄英只能干看着。

  可惜啊可惜。

  谁让你朱雄英把这个制糖之法教给我儿子了呢。

  ...

  “大哥,真好吃!”

  “大哥,真好吃。”

  二妹朱容悦,三妹朱容颜一个六岁一个五岁,虽然还都很年幼,却也能看得出,两个小女娃全都继承了母亲常氏的美貌。

  这么小一点就可爱的像是瓷娃娃那般。

  朱容悦和朱容颜两个小姑娘的处境比朱允熥好太多了。

  最起码朱标还会时不时看望一下两姐妹,有了这个东宫之主的关注,就比朱允熥那种完全不管不顾的状态强很多。

  而且这俩是姑娘,对吕氏也没有什么威胁,所以吕氏倒是也没有苛待二人。

  朱雄英看着两个妹妹,心里还是很开心的。

  毕竟在他那个时代讲究计划生育,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,他朱雄英也没有。

  现在看着俩妹妹一个弟弟在开心的吃着糖葫芦。

  他自己就很开心。

  “吃完了吗?”

  朱雄英手里还有一串。

  俩姐妹大眼睛水汪汪的盯着朱雄英手里的那一串糖葫芦。

  看到这俩小姑娘的模样。

  朱雄英翻个白眼。

  “别看了!这是咱奶奶的!走吧,跟着大哥去看奶奶,把这罐白糖孝敬她老人家,顺便再要点银子回来。”

  “好~”×3

  走出房门时。

  宫女还想阻拦,说什么太子妃不让两位郡主殿下出门,这不符合规矩啊。

  在古代,对于女子就将就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深居闺房的女子才叫做大家闺秀。

  可是古代这一套规矩在朱雄英这边完全不管用。

  两个宫女不让出门,那就不出了?

  她能拦得住朱雄英?

  差一点就让王灵再赏两巴掌出去。

  推开俩宫女就朝着殿外走去。

  两个宫女一脸为难的看着四个小孩大摇大摆的走出大门。

  这时朱雄英回过头。

  看向两个宫女。

  宫女还以为朱雄英这个皇长孙反悔不打算带着两个郡主出去了。

  却听到朱雄英这么说道。

  “我的规矩就是规矩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