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两界供应商,从大唐开始制霸全球!

第一卷 第382章 长孙皇后!!!

   李承乾这时才抬起头看着李二,只见父亲给自己瞥了一眼。

   立刻就反应过来。

   这是想让自己拜庄舟为老师?

   “庄舟此人,富有经天纬地之才,做你的老师足矣,以后你可要勤加学习才是。”

   先前李承乾就听父亲说起过,想要想法子挽留庄舟。

   而且这显然是给自己积攒人才,为自己铺路了。

   最主要的是,等庄舟有了太子少师这层身份。

   以后在朝堂也就更有了资格议政。

   想到这里,李承乾赶忙放下筷子。

   起身对着庄舟深深一揖:

   “承乾愿拜先生为师,以后跟着先生勤加学习!”

   最初都是直接叫庄舟,后来熟了也叫庄大哥。

   现在倒好,直接叫先生了。

   庄舟搞得有点不知所措,他哪里做过什么老师啊!

   这时,只听李二点头说道:

   “此事我是允了,不过拜师之礼乃是大事,不容怠慢,我想着,让礼部择一良辰吉日,再行拜师大礼。”

   说着,目光又看向庄舟:

   “你看可好?”

   古人做什么都讲一个礼。

   尤其是太子拜师这样的大事。

   那肯定会显得更加隆重。

   可庄舟不想搞得太隆重,赶忙说道:

   “陛下,我与太子年龄相差不大,我看也别搞拜师大礼了,咱们就算是亦师亦友吧!”

   李二还以为庄舟是在谦虚,赶忙又要再说。

   就在这时。

   李君羡匆匆进来,向李二禀报道:

   “陛下,宫里来人了,说是有急事找您。”

   李二闻言,眉头微皱。

   “何事如此紧急?”

   李君羡想要近前到李二身边说话。

   却被李二抬手止住了:

   “庄舟不是外人,就站在那里说!”

   “回陛下,是皇后娘娘病了,宫里请您回去看看。”

   “什么?”

   李二一听是长孙皇后病了,立刻站起身来,神色焦急。

   “快,备马,朕要回宫!”

   李承乾见状,也连忙起身跟了上去。

   “陛下莫急,若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,随时来找我就是。”

   李二点点头,领着李承乾急匆匆地离开了骊山。

   庄舟望着李二等人策马远去的背影,心中也不禁担忧起来。

   历史上,长孙皇后是一代贤后。

   是李二一生中最心爱的女人。

   曾在李二即位十三天,便被册封为皇后。

   后又时常匡正李二执政的失误。

   只可惜活了三十六岁。

   “嗯?”

   “对啊!”

   庄舟突然想到什么。

   长孙皇后好像是死于贞观十年?

   为了确定此事,庄舟赶忙去把乌拉尔叫来。

   解锁后,查了一下资料。

   果然。

   长孙皇后崩逝于立政殿。

   时间正是贞观十年六月己卯。

   也就是公元636年7月28日。

   现在是贞观八年。

   也就是说,长孙皇后只有一年半的生命期限了?

   庄舟又查了一下。

   才发现,长孙皇后前后为李二诞下三子四女。

   长子李承乾,次子李泰,三子李治,也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。

   女儿便是长乐公主,城阳公主,晋阳公主,新城公主。

   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二,生了七个娃。

   相当于说,平均不到两年就生一个?

   也太离谱了!

   想必身体都透支了!

   看来得找个机会,给李二透露一下。

   得悠着点啊!

   ……

   另一边。

   李二领着李承乾快马回到皇宫。

   直奔立政殿而去。

   “观音婢,观音婢……”

   对于长孙皇后,李世民是真的疼爱。

   可刚进立政殿,才发现长孙皇后已经睡下了。

   听到李二的呼喊声,又才幽幽醒来。

   “母亲,母亲,你哪里不舒服?宣了太医吗?”

   李承乾也是上前关切的询问。

   历史上,李二常年在外征战,家庭教育都是长孙皇后在管。

   更有说法,是长孙皇后死后,李承乾才彻底变得荒唐起来。

   开始沉迷酒色,声色犬马。

  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和李承乾,眼中满是柔情与关切。

   轻轻摇了摇头,声音微弱地说道:

   “二郎,乾儿,我并无大碍,只是近日来有些疲累,休息片刻便好。”

   李二眉头紧锁,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答案。

   他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太监,沉声问道:

   “太医呢?为何还未宣来?”

   太监低头恭敬地答道:

   “回陛下,原本已经请了太医的,只是……”

   “只是什么?”

   “陛下,你别怪他们了,是我不让宣太医的,我只是有些疲累,将养就好。”

   话音刚落,李二便是一脸宠溺的说道:

   “那也不行!

   去,立刻把孙思邈叫来。”

   “喏!”

   不多时,便有一名太医匆匆进入立政殿。

   纷纷行礼后,便走到长孙皇后的床榻前,开始仔细诊脉。

   李二紧张地看着太医的一举一动。

   李承乾也是屏息凝神,心中祈祷着母亲能够早日康复。

   经过一番诊查,孙思邈终于松开了长孙皇后的手腕。

   向李二禀报道:

   “陛下,皇后娘娘的身体并无大碍,只是劳累过度,需要好好休养。

   微臣会为娘娘开几副调理的药方,按时服用,定能早日康复。”

   李二听罢,心中稍安。

   孙思邈恭敬地应下,退了下去。

   李二坐在长孙皇后的床榻旁,轻轻握住她的手,温柔地说道:

   “观音婢,你要好好休养,朕会在这里陪着你。”

  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温暖的光芒。

   突然这时一股子浓烈的味道萦绕而出。

   “二郎,你身上是什么味道,好香呢?”

   “哦?”

   李二低头拉起衣服嗅了嗅,这才想起火锅,柔声解释道:

   “是火锅。我与承乾本在骊山吃锅子,得知你病了,才快步回来的。”

   说起来,这锅子吃得有点意犹未尽。

   长孙皇后听闻,轻柔一笑:

   “二郎,你给我讲讲骊山那边的事吧!

   时常听到长乐那丫头念叨,听起来挺有意思的。”

   李二点了点头,便把自己在骊山脚下所见的趣事。

   一一讲给了长孙皇后。

   长孙皇后听着,嘴角不时露出微笑。

   仿佛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了不少。

   李承乾也坐在一旁听着,见母亲精神好了不少,心中也是欢喜。

   这时,李二又想起一件事来:

   “对了,观音婢,我已让乾儿拜庄舟为师,你觉得如何?”

   长孙皇后闻言,并未立即回答。

   而是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:

   “乾儿,你觉得如何?”

   李承乾闻言,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。

   他连忙点头说道:

   “孩儿愿意!庄先生学识渊博,孩儿早就想向他请教好多学问了!”

   长孙皇后也笑着说道:

   “庄先生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,能够教你,也算是你的福气。”

   李二见状,心中也颇为满意。

  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,说道:

   “那好,等明日朕便要当朝宣布此事,他想低调,朕偏要昭告天下人。”

   长孙皇后闻言,也接话道:

   “二郎,可否今夜召庄舟入宫,我想见见此人。”

   “好啊!”

   李二满口答应下来,突然又想到什么:

   “比如咱们晚上也煮火锅,让你也尝尝味道。”

   长孙皇后嗔怪着看了一眼李二:

   “我看是你意犹未尽,还想吃吧?”

   说完,笑着看向李承乾:

   “那就让乾儿去请他入宫吧!”

   李承乾便又开心起来,当即回道:

   “儿臣这就去!”

   “记得把火锅带上!”

   “儿臣知道了!”

   说着,起身就要走。

   李二这时又想起什么来,赶忙补充说道:

   “记得,再多弄点新鲜蔬菜!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